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

解嚴廿五周年:民主憲政與兩岸關係的交纏

解嚴廿五周年:民主憲政與兩岸關係的交纏

 

【聯合報╱社論】2012.07.15 03:22 am

 

今天是解嚴二十五周年,可對這四分之一世紀的雷電風雨作一回顧。

 

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,蔣經國政府公告解除實施了三十八年又五十六天的戒嚴令,宣布進入民主憲政(解除黨禁、報禁),並開啟兩岸交流(開放赴陸探親);蔣經國的歷史感是準確的,此一架構使得兩岸關係與台灣的民主憲政出現麻花式的交纏,一方面因民意而維持兩岸交流,另一方面也因民意而建立兩岸區隔。二十五年來,台灣一直走在蔣經國鋪設的這條道路上,北京在兩岸關係上也不能跳出此一道路。

台灣最重要的生命課題就是兩岸關係。在戒嚴時代,是以戒嚴統治來處理兩岸關係;在解嚴之後,則是改以民主憲政來處理兩岸關係。方法雖異,但兩岸關係作為台灣最重要生命課題的地位並未動搖改變。

然而,歷史也充滿諷刺,促成蔣經國路線之所以能在兩岸間初告確立,其關鍵事件其實是二○○○年李登輝輸掉了國民黨政權,改由民進黨的陳水扁政府主政八年。如果不是李登輝輸掉國民黨的政權,連戰就不可能在二○○○五年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訪問大陸,開啟了兩岸的機會之窗;又如果不是李登輝及陳水扁的台獨操作,北京亦不可能對兩岸政策痛切省思,從「文攻武嚇」轉為「和平發展」。這一段曲折的歷史是:一方面,李扁兩朝的台獨操作,經台灣民眾以民主程序給予否定;另一方面,北京亦從與李扁對應的失敗中,領悟了台灣民意的底蘊。

其中的啟示是:在台灣,民主憲政與兩岸關係是交纏的麻花,若是符合民意的兩岸關係,就是合理的兩岸關係;而合理的兩岸關係,又必須獲得民主憲政的支撐。台灣的執政者與北京當局皆不易背離此一法則,這是蔣經國在二十五年前預設的兩岸遊戲規則。

如前所述,蔣經國解嚴,有兩條主線。一是推進民主憲政,一是開放兩岸互動;這正是麻花的兩股。二十五年來,就民主憲政的演化言,李登輝就是一個顯例:他從頒行「國家統一綱領」、「說了三百次的反台獨」,到「外來政權」、「兩國論」、「中華民國已經滅亡」,最近又變成「喊台獨沒有用」,甚至說「我沒有主張台獨」……。這是李登輝的「憲法履歷」,也是台灣二十五年憲政風潮的濃縮版。

再看兩岸關係,二十五年來,李登輝預言的「中國崩潰論」並未實現,反而「大國崛起」成了舉世的話題;李登輝的「戒急用忍」也難以為繼,扁政府將大陸市場推到占台灣外銷總額的四十%,而如今ECFA又成為台灣最成功的經貿談判,大陸來台觀光客更使原本年產值十幾億的鳳梨酥飆到二五○億。

由此可見,民主憲政與兩岸關係是一個麻花。主張「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」者,就會主張「中國崩潰論」,就會主張「戒急用忍」,就會主張「正名制憲」;但選擇維持及護衛「中華民國」者,就會主張「三通」,主張ECFA,主張「和平協議」,主張「一中各表」,主張「不統、不獨、不武」。正因如此,台灣的民主憲政是以兩岸關係為主要的課題,而兩岸關係這個課題也制約了台灣的民主憲政;此一民主憲政與兩岸關係的麻花架構,遂成為解嚴二十五年的歷史主軸。

二十五年來,在民主憲政及兩岸關係屢屢出現驚濤駭浪;但即使是一些重大的脫軌事件,也對這個麻花關係的推進作出了貢獻。例如:若不是李登輝輸掉國民黨政權,連戰不可能訪陸;若不是陳水扁把台獨搞砸搞臭,國人不知「正名制憲」的虛無;若不是一九九六年的「飛彈危機」計不得售,北京的兩岸政策不會走到今日的「和平發展」。二十五年間,兩岸藍綠紅三黨的領導階層,應皆領悟到台灣「民主憲政與兩岸關係」的麻花效應。

二十五年來,兩岸都有人嘗試背離這一套蔣經國設定的遊戲規則,但皆告失敗。未來,也許兩岸仍有人會作此嘗試,但恐怕還是不易跳出蔣經國的宏觀擘劃。

 

2012/07/15 聯合報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