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念台灣學術界一位幕後英雄
【聯合報╱嚴震生】 2012.09.03 01:49 am
我的一位退休同事最近過世,就如同他在生前一般,他希望後事保持低調。不過,這位台灣學術界鮮少人知的幕後英雄,卻是值得撰此專文,懷念他的敬業精神及對學術出版的認真態度。
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在戒嚴時期是政府唯一的智庫,它提供許多政策建言,許多主管也都為政府重用,對制定大陸政策及處理外交和國際事務,作出重要的貢獻。在對岸尚未開放之前,因為收藏了許多外界無法看到的「匪情」資料和研析,是中國大陸研究的重鎮,許多美國和歐洲的中國問題專家,都是靠這個中心的圖書館,完成他們的博士論文。
更重要的是它所發行的中英文期刊,是相關領域中歷史最為悠久者,其中的Issues & Studies更是國內英文的期刊中,最早列入社會科學引文索引(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,SSCI)的刊物。前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,也是後來出任研考會主委並擔任過立法委員的魏鏞教授,是讓此刊物列入SSCI的幕後推手,但我這位同仁則是讓此刊物長期保持高編輯水準的重要靈魂人物。
他擔任這份刊物執行編輯超過卅年,對每一篇論文都詳加研讀。首先,他會將投稿文章的論文格式調整到符合期刊的要求,才會送給主編及編委決定外審人選。雖然他可以依格式不符合而拒絕收件,但體恤學者不可能熟悉每一種格式,而希望至少在論文通過前,給他們一次機會,因而願意自己多花一些時間協助他們。更重要的是,送出去的稿件儘管不一定具足夠學術價值、獲得接受,但至少在審稿人的眼中,是一篇符合形式要件的文稿,有助於維持刊物的信譽。
其次,他會查看每一個註解和參考資料,確認這些都是引用文獻的正確出處。這項工作在今天或許看來沒有這麼難,因為網路發達,只要願意投入時間,大都可以查詢到相關資訊。但是他是在七○及八○年代時就開始在中心的圖書館認真查詢,有些作者隨便編一些專書或期刊的出處,或是自行捏造引用的頁數,都難逃他的法眼。他有一套查驗的方式,不僅努力確認作者文稿中的人事和專有名詞無誤,也會判斷文獻的相關性。
再者,由於長期投入編輯工作,因此對期刊論文的格式要求特別敏銳,什麼地方該用大寫、什麼資料得用斜體、標題該如何分段、該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等,他都可以立刻看出錯誤所在。在中文期刊及中文專有名詞必須採用漢語拼音呈現時,他也能很快進入狀況,確保許多對此拼音方法不熟悉的台灣學者,不至於犯錯。
最後,他對論文當中一些專有名詞有疑問時,也會和作者溝通,而不是擅自更正,展現對學術專業的尊重。當然若有人抄襲或是用翻譯代替創作,甚至是舊稿再投,他也都能夠一一辨識,讓刊物的內容不違反學術倫理、編輯永遠符合專業規範。許多國外的學者,在和他互動後,也都對他的專業讚不絕口。
這位編輯的工作相當瑣碎且重覆性高,但他卅年如一日,每天準時上下班,將分內工作兢兢業業做好,直到三年前因眼力漸差,無法負荷,才提前退休,但沒想到這麼快就離世,讓人感到無限惋惜。
最近台灣輿論界的熱門話題之一,就是人才的引進。從一些國際性指標來看,或許構不上是人才,但卻是讓我們擁有一份具國際性指標期刊的關鍵,他的敬業精神,才是更需要具備的條件。對了,他的名字叫作張深俊。
(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)